Apr 13, 2009

愛的發聲練習

從小被商業電影寵壞
故厭倦了  總愛尋覓超現實的藝術電影
除了港式的黑社會片子
繼多年前的三輪車夫  這則是另一部看的不太舒服的電影

台灣人  是有太多的隱藏  還是想要更多的想釋放?
有時候 太靠近現實/太靠近人心(人性)的故事
會讓人感到害怕
畢竟人性太可怕了 脆弱一點便有點招架不住自己原來也一樣的黑暗

故事裡的主角
從小缺乏愛   所以等不及長大便尋覓愛和幸福
太抽象的事    來了
我們常會沒發覺  不確定
太幸福的事來的太快
我們會質疑  也無法輕易滿足

甚麼是愛?
這太抽象  也太廣泛
有些人會認為愛  是一直不停的付出
有些人會認為愛  說來說去都敵不過慾望
有些人無法說  但是他就會在你的身邊甚至你不在他身邊時給你幸福
而有些人 享有了以上所有的愛
仍在尋找愛和幸福

電影看到一半
很無法接受主角認為的
"只能用愛你的人的錢,而不是那個你討厭的人...."
"太好的戀人餵養一個壞情人..."

但是 看完了
裡面的人便就是我們了
我們就是這樣的人了

我們不明白甚麼是愛  而一直尋覓
不去珍惜擁有的  卻否定一直找到的愛
我們的愛很貪心
我們要對方的付出  同時滿足自己的慾望
我們想要平淡的幸福  卻不敵情欲的誘惑
我們希望別人不要自私  自己卻相對地私己

人生裡
我們都很單純的   為了尋找愛而出發
但卻一次又一次地  相互傷害
尋愛有理  傷害無罪

為何人性都這麼可惡
而可悲的是  我無法否認自己也是個那麼可惡的一個

電影沒有太悲傷的結局
卻留給我滿滿的失落與惆悵

No comments: